第418章 浅浅的海峡-《我真不是个文青啊》


    第(2/3)页

    啊?

    这是个问题!

    在座的似乎都没这个资格。

    母亲在那头。

    当介绍道舒婷,听说她从厦门而来,顿时激动起来。

    夏红军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刘主编,我们到时候谁向余老先生颁奖?”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规格很高嘛.

    夏红军的当然明白,余光中的到来已经超出的诗歌文学本身,里面更深层次的政治意义。

    第二届燕山诗歌奖是8月4号依旧在作协的会议室里进行,而余光中的到来,成了典礼中最引人注目事件。

    “你知道吗,我在厦门呆了半年,那半年,骑单车上学途中,有两三里路是沿着海边,黄沙碧水,飞轮而过。令我享受每寸的风程……”

    新娘在那头。

    “余老先生,我真诚的欢迎您来厦门,到时候我给您做向导,逛逛厦大,看看鼓浪屿。”舒婷笑着说道。

    余光中的到来,立刻在成都诗坛炸开了锅,现在是九十年代,或许一般不了解这个老人,但是作为诗人怎么不知道?

    一首《乡愁》为国内广大诗人说传唱,谁不会吟几句:

    六点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出现在了候机舱口,他旁边还跟着一个年轻人。

    但夏红军更喜欢的是他的《寻李白》

    我在外头,

    这还差不多.

    文联嘛,半官方人士。

    “42年没去过啦.当年我登上鼓浪屿的时候比你还年轻。”老人缓缓说着,似回想着过去。”

    “放心吧,余老先在,您肯定能到厦门,将来也不需要从香江转机,从宝岛直飞大陆。”夏红军笑着插话道。

    “厦门好啊.真想回去看看。”余光中感叹道。

    “刘主编还说,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机场迎接余老先生。”卢伟海又说道。

    老师不是普通人,他的一举一动当局都看在眼里。

    五人坐着《星星》编辑部专门派来的车先到酒店住下,然后又去出版社见到刘主编,对于余老先生能亲临成都,众人都显得很兴奋。

    老人突然开口道。

    “唰唰.”台下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们头站起来,齐声朗诵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