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毕业了-《四合院:三藏之野望》


    第(1/3)页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日月盈昃,春去秋来,四年过去了。

    当年19岁的稚嫩青年已经不见了,而是成长为一个成熟老练的,嗯,青年!

    三藏站在红星轧钢厂门口不由的感慨,回想起了他这四年的大学生活。

    本着“低调做人,低调做事”的原则,吸取后世的教训,

    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博览群书,积极锻炼身体。

    与人为善,以诚待人,团结同学,积极参加活动,获得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

    努力做个好学生,其实大家都是好学生,还成功的被接纳成了组织成员。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去认识几个日后的大人物,同时结交一番什么的。

    后来一想,等他们发达了他也已经到后半生了。

    靠人不如靠己,那时候他自己也应该差不多是豪门了吧!

    再说大人物都是品德高尚思想觉悟高的人,也是不会徇私利的,也就息了这个心思。

    同时还从根本上解决了他的经济问题。

    这个时候是不允许做生意的。

    但还是有一条路可以获得巨额报酬,那就是写书。

    三藏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讲的就是作家的稿费问题。

    《在田野上前进》35985元、《播火记》30061元、《青春之歌》43400元,其它的著名大作家大文豪都是上十万二十万的,比如某文学奖大作家快二十万了。

    然后他就利用课余时间,改写再创作了描写地下工作者可歌可泣斗争的故事小说《隐伏》(潜*伏),

    同时故意在书中犯了许多明显的常识性错误,居然也没有人来提醒。

    大三的时候还成功的发表了,反响还不错,获得了3000元的稿费,还有后续收入。

    由于成绩优异,毕业分配本可以去机关单位。

    他强烈的要求去基层工作锻炼,组织也对此表示赞赏。

    这个时候从事经济工作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由于是下基层加上个人的强烈意愿,组织上慎重考虑。

    于是把他分配到红星轧钢厂宣传科当科员,这也算重用了,毕竟他写过书,也算对口。

    宣传科好啊!可以进也可以退嘛!

    这时的大学生工作分配都是干事、技术员起步,也是干部编制,

    还没有到77年恢复高考后副科级起步的黄金时期。

    而且还有实习期,实习期一个待遇,转正一个待遇,天王老子的小孩都一样。

    三藏这是赶上末班车了,明年开始就要当工人了,还有的人分配不下去。

    三藏看着手中的介绍信和报到证,微微一笑,终于完成了华丽的大转身,五年了,太不容易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