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 随后刘岱来到酒坊内,一进门便闻到熟悉的二锅头香气。 从人屠系统中兑换出来二锅头的酿造工艺后,刘岱便招募了一些酿酒师傅,并派人将他们的家眷也一并迁到了青云寨内。 “大人请看,现在酒坊每月可产出烧酒十三万五千余斤,每斤成本已经降到8文,用十斤装的坛子封好就能出售。” 此时工坊的仓库内已经有三十几坛酿好的二锅头,上面贴了“酒”字红纸,还用小字写着“青云寨”字样,刘岱命人开了一坛,舀出一碗尝了一口,的确就是牛栏山的味道。 “不错,我与操守大人定下的价格是每坛二百六十文,这两日操守大人就会派人过来运走,货款要点清楚。” “是。” 酒坊每月纯利能达到两千四百多两,加上肥皂生意和棉布生意,刘岱一个月就能有纯利六、七千两银子,加上土豆、玉米、番薯三样高产作物作为后盾,短时期内自己应该不用为钱粮发愁了。 “等刺刀生产出来,还可以让各哨继续出去剿匪,练兵的同时还可以缴获钱粮。” 刘岱走出酒坊后暗暗思索着。 转眼到了次日中午时分,一队马车来到了青云寨外,把总赵明亲自押车,进入寨内见到刘岱也在,急忙笑呵呵的招呼道:“哈哈,不过是交割钱货,还有劳刘百户亲自过来,真是过意不去。” 虽然刘岱只是百户,官职比赵明还要低一些,但是此时赵明却不敢以上官自居。刘岱不但给自己和操守官李淳仁带来了肥皂、棉布、烧酒等赚钱生意,而且如今的北原堡蒸蒸日上,兵力更是远超拒门堡,分明就是一个强势崛起的新星,自己和李淳仁这样没有硬手的上官,无论如何也摆不起架子来。 “唉!真不知道刘岱是怎么将北原堡经营成今日的地步,再发展下去,我和操守大人又该如何自处?” 赵明心中闪过一丝纠结,随后就听刘岱说道:“赵大人都亲自押解货物,我这个下官又怎么能不来?” 随后刘岱招呼赵明清点了货物,谢东乡仔细清点了货款,欠货两清后,刘岱便要招呼赵明留下喝酒。 “今日真的不行,操守大人不是在拒门堡开了货栈吗?现在各路关系都在货栈等着,我要立刻回去送货,可不敢耽搁了生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