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山东知省委婉劝告-《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第(3/3)页

    迫害忠臣贤臣之事,他是不屑于做的。但他不做,朝中有的人会去做。就算是跟着皇帝一路起家的勋贵,恐怕也会视朱标为眼中钉肉中刺。

    因为只要有朱标在,有如今仍旧隐藏在暗处的朱国瑞在,他们就不可能拿捏住皇帝,让皇帝按照他们的潜规则办事。

    三人成虎。皇帝和太子对朱标的信任,究竟能到何种地步?朱标又能保持本心,不贪功揽权到何时候?

    山东知省没有去思考山东行省内那些可能哭天抢地的豪商们,他只是在忧虑朱标的未来。

    思来想去,山东行省给朱标写了一封信,用一则寓言故事劝说朱标,让朱标韬光养晦,行中庸之道。

    朱标看到信后,笑了笑,恶趣味地借用了后世人的名言。

    这名言被网络那群恶俗小鬼解构成了搞笑的梗,但这也不能抵挡住这句名言的魅力。大部分回到过去富民强国的穿越文,都会引用这句话。

    朱标相信,有了自己和爹的努力,后世那位不会再有机会说出这句话,所以现在用用也没关系。

    朱标让人拿来上好的笔墨纸砚,左手轻轻扶住右手衣袖,右手握笔泼墨,潇潇洒洒行草如狂风卷过白纸,留下狂傲的墨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朱标丢掉毛笔,背着手笑道:“来人,把这幅字装裱了,给山东行省送去!”

    燕乾把自己儿子踢出去做事,自己跑来给朱标当近卫。

    他一看那幅字,就眼红:“标儿,这幅字送给我如何?他不配你送他字。”

    朱标哈哈大笑:“燕叔叔,你想要什么字,我给你写。这幅字还是送去吧。他还有救,这幅字可能会救他一命。”

    燕乾先愣了一会儿,才明白朱标的话中之意。

    他虽然仍旧眼红不已,但仍旧亲自跑了一趟,把字送了过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