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科研传承-《不婚姐姐,上司追婚》
第(2/3)页
~
六月的燕城,暑意初显。阳光穿过茂密的梧桐叶与百叶窗,在生科院的会议室里洒下斑驳摇曳的光影。
对骆松教授的实验室而言,这一天意义非凡——上午,是大师兄安嘉伟的博士论文答辩;下午,则是小师妹江静知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答辩会场内,气氛庄重而热烈。安嘉伟身着合体的西装,立于讲台前,从容展示他数年的心血——《基于蛋白质组学的斑马鱼心脏再生关键蛋白筛选及其分子调控网络构建》。
他的讲述逻辑缜密,数据详实,构建的蛋白互作网络模型极具启发性,充分展现了其作为实验室基石的系统性思维与扎实功底。答辩委员会的教授们频频颔首,提问环节也更多是深入的学术探讨。
当答辩主席最终宣布“一致通过,建议授予博士学位”时,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江静知用力鼓掌,眼中满是敬佩。
作为导师,骆松教授做了简短的总结。
他的目光掠过即将离去的爱徒安嘉伟,又落在即将启程的江静知身上,语气温和而蕴含力量: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对我们实验室而言,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
“嘉伟的工作,宛如一幅精心绘制的‘地图’。”他转向安嘉伟,眼中饱含赞许,
“他系统性地为我们揭示了斑马鱼心脏再生过程中的关键‘地标’——那些重要的蛋白,以及它们之间潜在的‘通路’——调控网络。
这幅‘地图’,是我们未来研究不可或缺的基石。嘉伟,你的严谨、勤奋和系统性思维,为实验室树立了标杆。祝贺你!”
随即,他的视线投向江静知和其他学生:“接下来的任务,便是手持这份‘地图’,去探索更精微的风景,揭开更深层的奥秘。”
“静知下午的开题报告——《再生蛋白在斑马鱼心脏再生中的功能协同与细胞命运调控研究》——正是基于嘉伟绘制的‘地图’,深入探究其中几个关键‘地标’如何协同作用,最终影响细胞命运的。
这是从‘发现’迈向‘阐释’的关键一步,意义同样重大。”
骆教授一席话,将过往成就与未来探索紧密相连,既高度评价了安嘉伟的贡献,也赋予了江静知研究承前启后的使命。
实验室里弥漫着答辩顺利通过的喜悦与轻松。
几位师弟师妹簇拥着安嘉伟。
“师兄太强了!全票通过!接下来怎么打算?”一位师弟迫不及待地问。
安嘉伟整理讲义的手微顿,脸上掠过一丝对未来的憧憬,平和地宣布:“定了。迪诺制药,他们在鹏城的创新研发中心。”
“迪诺?那个生物药巨头?”有人惊呼。
第(2/3)页